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出宫 (第1/1页)
四月,朔州之役大捷,威远将军苍伯予大破敌军,攻陷澜国五座城池。 澜国国君蔚镇上表称臣议和,送太子蔚文宣为质。 大军早在几日前班师回朝,陛下封赏一众功臣,却压后了庆功宴。 今日便是那位澜国太子进京的日子,正赶上书房休沐,杜嘉良约着其他几个伴读看热闹,却发现最好的位置竟早就被人定了。 一辆低调宽敞的马车里,萧六坐在太子身边,掀开窗帘一角向外看去,脸上难掩兴奋。他很少出宫,实在压抑不住好奇心。 萧元祚看他几乎要把半个身子探出去,连忙把人拽回来,抽两巴掌让他长记性。 萧六情绪rou眼可见地低落,萧元祚叹了口气: “吃不吃糖葫芦?” 小孩的眼睛变亮。“谢谢殿下。” 吟风阁顶楼视野开阔,萧元祚带着萧六进屋时,苍季同已经等候多时。 “臣苍季同参见太子殿下。” “宫外不必多礼,这次大捷全仰赖你长兄与诸位将士奋勇杀敌。庆功宴缓办,今天你我先喝上两杯。” 萧元祚拉着苍季同坐下,萧六给二人斟酒,规矩地站在一旁。 两个半大少年还是以聊天为主,苍季同幼时呆在边疆,被选为太子伴读后方才归京,对北地的习俗风光颇为熟悉,讲起幼时的趣事,让没见识的萧六听得入迷。 门外却突然传来sao动,似是有人在大喊大叫。 萧六还未练过内功,在屋内听不真切,只分辨出“出来……小爷……我爹……”几个词,大约是哪个纨绔子弟在闹事。 萧六躬身行礼:“殿下,可要奴才出去看看?” 萧元祚犹豫片刻,点点头:“去吧,门口的侍卫都归你派遣。” 萧六刚出门,险些被飞来的扇子砸个正着。 一位锦衣公子正被侍卫们拦在不远处,看见萧六差点被他砸中,反而笑得更放肆。 萧六顿时火起,他被砸了不要紧,若是刚才出门的是太子…… 萧六示意侍卫们先清场,京城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涉及太子和风头正劲的苍家,还是低调处置为上。 很快,对面便只剩下锦衣公子和他的家丁。 萧六拾起扇子,讥讽道: “公子倒是礼数周全,不知有何贵干?” 锦衣公子见闹了半天,只出来个小孩,顿时感觉被轻视。细看一眼却笑了。 “苍季同还养这种东西,真是人不可貌相。” 萧六不太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既然他找苍季同,那多半是不知太子在此,有意闹事。 “不知公子是何人?找他何事?” 锦衣公子伸手便去摸萧六的脸,萧六莫名觉得恶心,退后躲开: “今日这么多人在吟风阁,为的是瞻仰我国威势,苍季同却仗着家里功劳,独占着最好的包厢,和你这娈童玩乐,啧啧啧……” 萧六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话,下一秒,锦衣公子就被人踹飞出去。 “翟泰,你嘴上再不干不净,我就割了你的舌头。” 苍季同将萧六护在身后,缓声道: “你先回去,这里交给我。” 总不能把太子一个人晾着,萧六点点头。 萧六进入包厢,跪地请罪:“奴才没办好差事,求殿下责罚。” 萧元祚面色颇冷,让他起来。 “先礼后兵,没把事情闹大。不是你的错,你做得对。” 宫中有些内侍会借着权势玩弄长相清秀的小太监。太子自然不会让萧六接触这种脏事。 所以萧六对断袖之事半知半解。翟泰说起,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否则还是有更聪明的解决办法,不至闹到需要苍季同出面,萧六有些懊恼。 见太子殿下脸色不佳,萧六走过去斟酒,说了几句逗趣的话,将方才的事儿揭过。 苍季同很快回来,单膝行礼道:“让翟泰惊扰了殿下,是臣之过。” “起来吧,翟泰……是翟侍郎家的儿子?” 萧元祚轻敲着案几。 “是。” “那就难怪,你大哥还在边关时,翟侍郎就参了他好几本。” 萧元祚状似玩笑,苍季同躬身行礼: “翟侍郎职责所在,臣不敢置喙。但翟泰与臣有旧怨,因此才来闹事。” “旧怨?季同这种性子也会与人结怨?” 萧元祚似是对此事颇有兴趣。 “是,臣曾撞见他强抢民男,因此打断了他的一条腿。” 两人的恩怨,说起来还是从苍季同占了翟泰的侍读之位开始。但这些细枝末节大可不必呈报太子,把最重要的说出即可。 萧元祚面色不变,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鼓着脸吃点心的萧六。 “季同做得对,此人的确不像话,孤会让翟侍郎好好教导儿子。” 过了午时,澜国质子方才迟迟入城,街道两旁聚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酒楼之上又不知有多少准备看戏的达官贵人。 萧六见众多铁甲士兵围着一位白衣少年,他的身材格外瘦弱,捧着一卷降书,低着头看不清容貌,手脚上竟还配着镣铐。 太子看向苍季同。 “殿下,这并非是咱们的要求,是澜国国君主动提出要让三皇子蔚文宣配重镣进城,以示澜国的臣服之意。” 萧元祚不着痕迹地蹙眉。 “听闻澜国国君最初属意的储君并非这位三皇子,立他为太子只是权宜之计。” “殿下,如此看来,即使三皇子为质,也未必能辖制澜国。” 苍家是绝对的主战派,苍季同自然与兄姐同心。 “质子本就是弃子,象征而已,谈何辖制?” 萧元祚停杯思索,眉宇间流露出几分忧虑。 “今年汛期未到,两河流域就降水颇多,只怕会有大灾。攘外必先安内,父皇无意再起干戈,多半会接受这位三皇子。且等着吧,恐怕日后相处的时日还多。” 这话也算解释为何不让大军一鼓作气,继续进攻。 并非圣上忌惮苍家功高盖主,而是未雨绸缪,为天下生民计。 “陛下圣明仁德,臣民皆感怀于心。” 苍季同听懂了弦外之音,俯身叩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