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雪引_第三十八章我记着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我记着了 (第1/1页)

    天sE转晴,经一夜修整,鸣沙镇的街道终於脱离了昨日的萧索。

    官舍後院,军士来回搬运着补足的军资,一袋袋盐饼与绒布稳妥封装,堆於车上。镇守官与李谦亲卫一一点检,清册按章无误。沈如霜立於帐前,望着远方即将启程的队伍,眉眼清明,却藏着一丝犹疑。

    李谦换过浅青骑服,手中仍摇着那把旧扇,气sE虽未全复,但神态从容,眼底竟多了几分轻松。他走至沈如霜身旁,负手而立,语气轻快:「军医说我两日内别骑太快,偏偏咱们今日便得上路。这趟北行,怕是得辛苦沈姑娘多看顾了。」

    沈如霜转头看他一眼,神sE平静:「殿下若再乱来,怕不只小白要急,军医都得跪下求您别动了。」

    李谦闻言笑出声来,正yu回话,却见她目光转沉,低声问:「殿下……那山匪之事…」

    语气虽平静,却不无疑问。

    李谦摇摇扇,语气淡然:「这笔帐,既然牵涉到兵部与内务府,便不是区区例巡能处理的。」他眼神锐利起来,眺望远处山道,语气亦渐沉:「太子如今才是监国之首,若我再cHa手,不过是让人以为我三弟不安分,又想cHa手兵政。」

    他顿了顿,笑容中带着几分意味不明的戏谑:「倒不如给太子一个机会,让他名正言顺地查清此事,也让世人看看——太子也能对二哥身边的人下手。」

    沈如霜微微一震:「……您是说,这会让人觉得——」

    「朝局最重要的,不是谁查得出,而是谁能被允许去查。」李谦眸光深深,语气轻缓却句句切骨,「林主事此事若是太子动手清算,不论是否真与李昀有关,旁人也不敢再贸然与其结党营私。」

    他低声一笑,将扇轻敲掌心:「我若动手,无非是三皇子与二皇子明争;太子动手,那是监国执法,天命所在。」

    沈如霜听罢,沉默片刻,终是开口问道:

    「……那殿下信太子,会为您取回公道?」

    李谦闻言,动作一顿,扇骨轻敲手心,半晌方低声道:「信。」

    他抬起头,目光不再游移,而是带着一贯难得的认真:「他知我无意那个位置,也知这世上最不会害他的人,便是我。」

    语气不疾不徐,却b风雪更清明。

    「我从不与他争,也不想争。可若这回他连我都保不住,那他要坐的那个位子,也坐不稳。」

    他笑了笑,语气仍轻描淡写,却透出几分深意:「太子不是没手段,只是常惧言名。这次若他肯动,就等於对天下说——他李晏,也不是好欺负的。」

    沈如霜微微垂眸,未言语,心中却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触。

    她发现,李谦从不是人们眼中的「闲散皇子」那麽简单。他不争权,却深知权之所向;不立威,却b谁都清楚朝局沉浮。

    而他对太子的信任,不是盲从,也非愚忠,而是——一种选择。

    选择以退为守,选择相信兄长,选择在万千利害中保住自我与清明。

    「你不抢,却b谁都看得清。」

    她轻声说了一句,语带一丝难以掩饰的敬意与不解。

    李谦闻言轻笑,侧首望她,眼底含着几分调侃:「若人人都想抢,朝堂便成了屠场;总得有人,留着命....等结束那场乱局之後,还能收拾残局。」

    他语气温和,却像说了一句藏刀的话。

    沈如霜看着他,果然这个总Ai摇扇笑语、言辞懒散的皇子,或许b谁都更坚定。

    李谦见她神sE凝重,抬手轻敲她额角,语气微带笑意:「别想这些烦心事了。」

    他语声转缓,眼中笑意虽淡,却温得让人心底微颤:「你只管看风景,别把满脑子的帐簿军令都背上路去。这一路风雪,有我在,你只管看风景。」

    沈如霜微微一怔,转眸看向他。

    她看着他那副似笑非笑的模样,想说什麽,却不知从何说起。这人总能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最叫人动容的话。

    「殿下……」她开口,声音却轻得近乎飘散在风中。

    她不敢问他是否真能挡住风雪,是否真的为她,而甘愿承下这些险局。因她知道,他一直是那样的人——嘴上说得潇洒,心里却藏得b谁都深。

    「你总是这样,什麽都笑着说……」她轻声道,眼神清亮中透着一丝说不清的情绪,「若是受了伤,谁来替你扛?」

    李谦愣了一下,眼底那一抹戏谑渐渐退去,换上难得的认真。

    「我自己来扛。」他低声说,目光直视她,笑得不再轻挑,而是一种近乎庄重的温柔,「你不必替我难过,也不必心疼。只要你安好,我便值了。」

    沈如霜喉头微紧,心弦像被轻轻拨了一下,泛起一圈圈涟漪。

    她不敢轻易相信承诺,也习惯了将情感锁入x中,不轻示人。但此刻,看着他眼底那一片坦然与认定,在他眼底读见了无需承诺的决心。她忽然生出一个念头——

    若这人真的站在风雪之前,替她负了一切,那她是否,也该相信他?

    她垂下眼眸,轻声应道:「好,那我便记着了。」

    一句「我记着了」,未言情长,却像悄悄留下一线牵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