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乘寻皇记_第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1/2页)

    赵匡济从杜崇下塌的茅屋中走出来後,已是过了半天了。

    在这半天里,赵匡济又用蓝带救济了许多人。昨天的大战之後,它一夜竟没阖过眼,其他在它的“铡牛行动”队中的其他人都已累得不醒人事了,只有它不断地在将市民转换回尚未中虫毒前的平常样貌。

    应该差不多没了,最起码救了有几百人了吧。赵匡济走在浓雾散去了的朔州城的大街上,心安理得地想。

    这座城市虽然有三千人以上,但是中了虫毒的可能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左右。主要之前都是这座城市里的官兵和行政人员受到了虫毒的侵蚀,百姓才会被迫顺从,被掌控了整座城市。

    等到它走到了集合地点的那破损的塔楼前时,高怀德、王彦超、赵匡胤、董遵诲、杨光义等,加上这次竟然还多出了个杜崇来参加,大伙儿已一字排开,等侯着它的大驾。

    赵匡济开始解释昨天的情况:

    「今天早上跟杜崇对话之後,我大致上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以及我们的下一步该怎麽走,都有了一些想法和决定。」

    它又说:「首先是大家应该都已熟知了这位杜崇先生,并非是我们深恶痛绝、一直想要找的那位杜威,他之前是被迫在r0U缝中求生存、不得自主而为之的,所以请大家能谅解他当时被魔王C控下的苦衷…」

    看到大家的表情像是都已谅解的样子,它接着说:

    「其次就是,昨天从这里逃走的那个是叫刘渊,他现在和另外一个叫李雄的是耶律德光底下的两个得力大将兼左右手,所以请大家务必留心他们!」

    接下去又说:

    「再来,就是有关於现在局势的情况,那就要请小高来说明一下了–––」

    高怀德走上前对着大家说:

    「我刚刚收到了由我父亲传来的紧急军报,是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从高怀德的言词之中可以感觉得到他的心急如焚:

    「昨天就在我们战胜了杜威那头怪物的牛魔T时,据传报说真正的杜威带领着十万多的晋兵,於滹沱之战时,已经叛降於蛮主大契丹国皇帝耶律德光了;杜威则是被许诺到时让他取代晋出帝,给他个晋帝做做。」

    「万般无耻、下流的东西!」在旁听着的王彦超和董遵诲都相继恨恨道。

    高怀德像是能T会到般看了他们一眼,然後又道:

    「耶律德光现正派遣着他手下大将的蛮将李雄作为先锋,以八万的铁鹞骑军向京都汴梁的方向行进,後方的耶律德光则以为数二十多万的兵马作为主力和後盾,也已到达了边境上了。」

    本来以当时契丹的国力与人口密度来说,拥有30万大军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而晋军则有20万,可说是实力相当。但是现在因为杜威镇守北方的10万多士兵已然投入了敌营,40万b10万,天秤已然倾斜、没多少抵抗懮势之下,晋廷不晓得接下来会如何对应。

    而且这头先还是因为那真杜威,假意宣布要号召30万大军北伐,yu收复回燕云十六州,着实让契丹人有了出兵南下讨伐的借口,最终才招致此难发生的。

    「那…我们现在该怎麽样才好,是要我们去协助晋帝打这场仗吗?」只懂点狩猎,不太懂得军事的董遵诲则对与他同年龄的舅舅提出问题来。

    「打是一定要打的,只是怎麽打,打哪里是它们的痛处,怎样打才对我们的国家最有利才是重点!」高怀德慷慨激昂地说道。

    赵匡济见他说完後,趁机将焦点转移到了它JiNg於部署的子弟兵杨光义身上:

    「接下来由光义来解说一下,我和他商讨对策後的结果。」

    杨光义和高怀德交接後,开始分析解说道:

    「大家想必都晓得,契丹军这次为甚麽会麽样的大胆,肯不顾它们四方的敌人,号召了全国之力来南下进攻我们晋朝?」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後都摇了摇头,尤其是董遵诲摇得更凶。

    「这其中的原因跟杜威那手中的十万大军很有关系。而在这里要先另外声明的是,那杜威其实本来是叫郭威,他是利用了杜崇的样子和身分,连名字都是–––杜重威或杜威的念法,听上去很明显就是杜撰、重制出了一位很威风的人之意思,因此才一路爬升到了统领十万大军到他的权威之下的地位–––」

    杨光义为杜崇抱着冤屈一口气说完,喘了一口大气後又开始说话:

    「如今十万大军已投靠了耶律德光,所以本是旗鼓相当的平衡之势,一夜之间被破灭,晋国才会有着危机,只要我们能够挟持住杜威,b他交出军权,必可扭转眼下的劣势!」

    杨光义说的活灵活现地,像是他的几句话就已可以扭转乾坤一样。

    一般不太作出军事讨论的赵匡胤,此时却开口问:

    「这座朔州城我们不可能就此放弃於不顾吧,我建议我们在这里留下人手,变成我们的第一个据点,可以在这里储备人材、锻造武器、和共议大事,你们说这般如何?」

    想不到你还是个会投资管理方面的人材。赵匡济在心里头赞赏着他的这位老弟,口上却说:

    「我觉得你的这个提议非常的好,只不过刘渊那斯可是随时都有可能会带七百妖兵来讨回这座城镇的喔!所以非得要能够坚强、罩得住的人才行,最好是留下来两个人以上,相互能够互补。」

    赵匡济讲到了刘渊时,却想到了无关的别的事情来–––

    刘渊和李雄皆为五胡乱华国时期最早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