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回 睹别离檀风送钱财 辞师友画倌遗纸扇 (第5/5页)
莲羹,人各一碗,吃得甚欢。众人悠然自得,直至晚些招弟领伍大夫来,已近黄昏,青衣遣散众人回房,只与子素两个伴着。伍大夫切脉不语,沉吟许久,抬眼见知砚神态自若、盈盈浅笑,便只柔声说道:「老夫且去开方,你先安歇。」又问招弟香娘所在,请他领之求见。知砚还想出去走走,青衣则道:「好歹吃过药再去,休要着急乱跑。」 知砚轻叹应「好」,又道:「好似睡得半生之久,梦到不少从前姑苏情景,子素,我也思乡,为我吹一曲可好?」子素抚他双手答应,到明先处借箫去了,怎料明先房里无箫,只好往东院去。子素踱到磬院,问银杞有无,终是瑜之取一支借与,银杞则随子素同去。 两人回到楼前,夕阳西下,久宣正在门外张望,只见招弟哭哭啼啼从欣馆回来,便问他是否闯祸挨骂。双子向来没皮没脸,银杞不曾见招弟哭得如此伤心,忙问怎了。久宣将人拉到房里,教他从实招来,招弟才道:「方、方才我听大夫与三娘说,他说、他说……」子素道:「你莫着急,细细说来。」招弟抽泣不止,勉强稳住气息续道:「他说,知砚相公不是、不是病、病好醒来,大夫说了,他如今不过、不过是回光返照!只怕、只怕是过不了明日……」 只听「咣当」一声,子素手中竹箫跌落,滚到脚边。久宣也跌坐椅上,喃喃说道:「怎麽可能……」却见子素俯身拾起长箫,自顾出门去也。银杞急步跟去,子素默然登楼而上,临至知砚门前,才回首悄声嘱咐道:「莫教他见你哭泣,你先不要进去。」银杞颔首,遂只候在门外。 子素抹去眼角泪光,见知砚倚坐床上,便也坐到床前凳上,吹奏起姑苏曲调,慰藉他与知砚思乡之情。吴乐本轻巧宛转,然子素心中哀戚,难以遮掩,渗透其中。待一曲终,知砚已生倦容,久宣走将进来,勉力撑起笑脸说道:「知砚,我下午着人去暄彩坊了,估摸陆爷晚些要来。你若累了,也得再等等他。」 身旁青衣愕然,方才听曲已觉有异,闻言更是不明所以,回首见门外银杞自顾拭泪,顿时了然。知砚莞尔道:「天色不早,师父竟也要来。」 说完再也支撑不住,软软就要倒下,久宣连忙上前扶住,自己坐在床沿,让知砚靠在身上。子素亦忍不住泪,上前拉起知砚冰冷双手,哀声问道:「知砚,你曾与我说好,要一同回姑苏去的,还记得麽?」知砚无力倚在久宣怀中,苦苦笑道:「我怕是、回不去了,你莫怪我失约。」 两人数年风尘,最是交好。子素伤心至极,连连摇头,知砚伸手抚他眉头,又道:「子素,你已太苦,莫多为我难过。今後再有厌恶人事,权当云烟忘却就是,别再为难自己,知麽?」 子素泪落如雨,无言以对,惟有轻轻点了点头。青衣也是心碎,扶着桌面才能站住,久宣抱紧知砚道:「他才不知听话,以後若犯,还要你来教训他才是。」 知砚听言,枕在久宣颈边笑个不停,笑着笑着,却也哭了,托青衣取过案上那把染血扇,迎西斜霞光展开,更是大笑不已,不知究竟笑别个他人、抑或笑己。只听知砚哭哭笑笑,徐徐说道:「少时他说,与我永不分离,我怎信了?後来他说,与我此情不渝,我怎信了?卖身那日,他说过、他说过,待到期满,要带我离开此地、双宿双栖,我怎如此痴傻,竟通通信了!」话到末处,声也凄切,忽又转作嗤然一笑,自嘲而道:「其实我都知道,我早知道。久宣,我明知的、我明知的!偏我痴心妄想,还望他猷记半分情意,所谓自作自受,当是如此。」 三人听得气愤至极,青衣劝道:「莫要作践自己,知砚,陆爷还在等你、等他爱徒归还呐。」知砚凄神叹道:「从前师父说过,不管我有甚麽难处,他都愿意帮我。我却不肯应他,思来确是我傻,那时我跪在欣馆之外,不肯随他回去。他说我若执迷不悟,从此就当不曾有我一个徒儿,我却只、叩拜谢他师恩。」青衣道:「你看他哪里不认你了?说来都是气话。」知砚点头道:「此生唯一愧疚,独是辜负师父。」 话音方落,骤觉心门剧痛,猛地吐出几口血来。且说当年,他与公玊缣赴京甚早,晚冬就到京城,公玊缣从小娇生惯养,初到就倒。两人相依为命,奈何人生地不熟,遭遇庸医,致使公玊缣小病化大,竟生出胃心疾来。後来知砚拜得陆稔斋为师,曾向他借过钱银,又求他介绍良医,才有好转。 知砚夜里读书,白日在画坊潜心作画,连装裱工活也揽了,只为多赚几文。如是勉强度日,公玊缣胃疾时好时坏,治病花销甚大,钱财尽时,眼见要被扫地出门。知砚已无脸面再求陆稔斋,惟有更加勤奋,往往在画坊待到深夜。却不知他比公玊缣更为体弱,自幼从未劳累,如此销磨,不久便落病根。一次留得太晚,暮鼓已过,却又担忧公玊缣,抄着暗巷冒险归家,不慎迷路到明时坊烟花巷处。那夜有位缠头客人醉酒闹事,遭香娘赶了出来,路边见着知砚俊美,当是楼里小倌,趁醉将他掳到暗处就地快活,完事丢下两个金锭就走。纵然知砚早与公玊缣尝过情事,仍痛极怒极,然而见得金子,却知能解燃眉之急,由此一步踏错,偶尔便来巷口转悠,贪图几个醉客路过。 此事必也瞒不过丹景楼,香娘听得风声,着两位护院多加留意,不过几日,陈大哥就捉到知砚。香娘不知是陆稔斋徒弟,本要教人毒打一顿,见知砚皮相不俗,索性说他街头当个暗娼,还不如明着卖身。知砚自是不肯,遂自此远离。直至後来科举放榜,公玊缣胃疾反复,知砚忧心如捣,听闻坊间有重金药方,思虑许久,终是瞒着陆稔斋来见香娘,为百两黄金签下卖身契。 陆稔斋知时,亲自来找香娘要人,香娘自是不会拒他,只教知砚交还黄金,契约一概不作数。可知砚早将黄金交予公玊缣,又怕他此後还要钱财,不听陆稔斋劝说,执意留下,方使师徒决裂。 一切根由,皆因公玊缣起,知砚从来不讲,不知隐去多少凄凉。眼下油尽灯枯,弥留之际,爱恨哀怒占满心头,更加一道催命符。久宣看他胸前血红不住痛哭,哑声呼唤银杞去叫大夫,知砚却只阖上折扇,朝他递去,嘱咐道:「常云赠扇从此难相见,我不要他的扇。他朝若谁路过保定,替我还与他罢。」 久宣颤颤接在手里,又听怀中人轻叹,轻声笑道:「愿天下有情人,皆莫似我。」 扇上血迹已乾,久宣注目看去,忽觉腿上陡地一重,是知砚那手失尽生气,无力坠落在身。一世玉人,消殒不再。 情有两极,成者圆满堪羡,失者落索可怜。问世间情是何物,销磨千古,多少诗赋唱遍,犹无贤人解之。世人迷失此一字间,得之不惜,失之不甘,寻之不得,弃之不舍。後世有情痴赋词云:「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可悲风月有真情,回之以假意,此身不死,必将有人悔穿肚肠。然金银堆山,买不得後悔之药;珠玉满堂,换不来故人一笑。 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