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山楂味的吻 (第2/2页)
藏着掖着,当男人问起来的时候大大方方地认了。 反正咬死都是,你就喝吧,不贵,没了再买。 如果碰巧两人都在家,两人就会窝在沙发上看一部电影。其实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两人对于电影文刊的喜好并不一致。学艺术的姜思源偏好看些文艺类的外国片子,军队出生的秦默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但心思细腻如姜思源在这么久的相处里大致摸清了他的偏好,就比如抗战的爱国题材的,或是有较强地域特色的。所以即使秦默不主动选择,每次小孩儿找的影片他也都看得津津有味。 当然了,他两最喜欢的还是一起看有关美食风俗的纪录片。浑厚优美的旁白男声配合着源远流长的画面将中国各个角落的特色美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用一种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将镜头对准如姜思源秦默这样的普通人,将原本平淡无奇的家常菜地域菜展现给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 伴随着锅气的升腾,蔬菜的清甜,腊rou的咸香,鱼虾的嫩滑,辣椒的干呛,在热油唰啦啦地浇淋下一道道具有中国各地特色的美食新鲜出炉。镜头从食材转到做菜的人,再到吃菜的人,原本悠扬的音乐伴着劳动人民朴实而羞怯的笑容,看得人心都沸腾了起来。 美食牵动的不仅仅是味蕾,从味蕾出发一路到胃,最后进入的永远都是人心。 姜思源初来申市的时候,只觉得一切都和自己的家乡大不相同。虽说都是南方城市,但申市总有一种小小的傲气,仿佛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略略给的一个眼神,告诉外来者要夹紧屁股,这儿没那么容易混。 他刚开始也被申市的锐气挫到,本就不是个抗压能力很强的人,刚开始也想过退缩。但梨水镇就像是大小姐的心窝子,柔软又缤纷。梨水镇上的人们有着独特的细软情调,不似大汉那般热情豪放,也不是小妞那样羞怯扭捏,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柔坚定,好像娇生惯养穿金戴银的小姑娘去草丛里捡的一捧鹅卵石,外人看来既不起眼也不合身份,只有大小姐自己知道这些小石头是多么的五彩斑斓。 秦默给他讲过很多有关梨水镇的童年回忆,但都到他从军前为止。 他似乎是不太情愿讲那之后的故事。 姜思源也没有去追问过,只是很巧妙地继续去问些有的没的。 姜思源不是一个特别容易想家的人,小镇生活的平静和快乐让他很少想起那些还没有纾解清楚的矛盾与纠结。他愿意做个乐观的人,于是在日常对家乡的回忆中大多都是有趣的好玩儿的各种故事。 剩下的那些不值一提的部分则被他不动声色地藏进了最深最深的地方,深到他时常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 姜思源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小小的琐事通常都能讲得绘声绘色。秦默喜欢听他讲,但自己却不行。尤其是这种靠碎片凭凑而成的记忆,就像一盒尘封已久的拼图,拼着拼着就会突然跑出来一片遗漏的,或是拼错的,又或是拼了个框架就耗尽耐心的。 秦默讲故事只关注发生过的事件本身,并不特别在意围绕着事件的诸多细节和情绪。而姜思源会在他简短的话语间穿插疑问,这些疑问往往都指向秦默所不在意的那些小东西。 …你们家院子里有种菜吗? 有的,但是种的不多,我和我爸都不太会弄那些,比起直接买来也不划算。 …那你们院子是不是挺大的? 还可以,有时候夏天可以支桌子在院子里吃饭,晚上直接在院子里铺凉席睡。 …那不会有很多蚊子吗? 是挺多的,所以后半夜受不了了就回房间了。 …李警官小时候是不是挺可爱的? 还可以吧。 …你是不是老带他玩儿? 也没有,他比较皮,没玩多久就被他妈叫回去写作业了。 …那你小时候肯定学习很好了,都没人喊你回家写作业。 也不是,我不是个学习的料,成绩一般。但我爸忙得很,也没功夫管我。 ... 他看向正在厨房里熬山楂泥的男人,伸手从背后环住他壮实的腰。男人只顿了顿,一只手轻轻拍了拍他。 小孩儿把头抵在他背上一动不动。秦默把锅里的山楂翻了翻,然后盛出来装到一格一格的模具里。姜思源凑过去看,一颗颗小方块是细腻的红,估计是加了玫瑰酱的缘故,仔细看去还有点玫瑰的润泽。 秦默舀了一点送到小孩儿垂涎欲滴的嘴里,看他砸吧砸吧之后用力地点头。他把模具盖好放到冰箱里,一转头小孩儿还在舔那个勺子。 于是他把勺子从小孩儿嘴里抽出来,然后接了一个山楂味的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