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对我很好 (第1/1页)
楚幽都依依不舍送谢琅轩出门。 两人衣服重新换过,手下不敢妄自揣测,恭敬迎。 高挑的青年,伫立门匾之下,目看叔父的背影渐行渐远,仿佛群山离他而去,忽地心慌。 他跑过去,像猎豹奔山,抱住谢琅轩,凤眼流光,倒映叔父的模样,仿佛加上数道柔光,嘴张了张,一时说不出话,飞快亲了下叔父的脸颊。 下属们沉默地做睁眼瞎。 “叔父,记得想狸奴。”陷入热恋中的青年比糖水还黏糊糊,说话比五月的蜜透甜。 怎生得这样黏人?谢琅轩想,手抬起,捏过楚幽都的后颈rou,像拿捏一只自家猫。被掐住要害,楚幽都反倒放松,如沐浴阳光,温软欢喜。 谢琅轩察觉不到自己的空前温和。 “明日朝会……”君王言未尽。 楚幽都自然接过下一句话,“狸奴会去的。” “朝会过后呢?”楚幽都眼神不掩饰期盼。 “我能和叔父同处一室之间吗?”楚幽都说完,急急补充,“像过去那样,我不会打扰叔父批阅奏折、干正事的。” 少年如雨后春笋见风长,长成修拔松竹,不屈白杨,神采奕奕,明唇皓齿的模样。褪却了稚嫩青涩,脱胎成极富侵略性的暴烈成熟,那明艳的五官锋芒不能直视,在你看到他娈美的一面之前,你先骇惧于他狠厉野性的可怖。 在叔父面前,楚幽都总隐匿这一点,效仿从前,骄娇纯真,可怜可爱。 他轻摇叔父的胳膊,怎么能不可怜可爱,又若牡丹盛华,艳阳无双,谁能忍心在这样痴情赤子的眼神里冷漠无情,便是天山上的雪、极北的冰都得给他化了。 谢琅轩不答,深意看着眼前他养大宠大的青年。 只是偶尔,在谢琅轩纵容包容、淡定不介的环境下,楚幽都无心露出根扎骨子、溶于血脉里的去征伐、去掠夺、去占有的霸道。 剑鞘再华美不实,也改变不了剑刃的锋芒。 语调姿态再温软可怜,也改变不了楚幽都潜移默化的侵占君王空间,步步紧逼谢琅轩接受他的事实。 倒不是镇北王他心机叵测。 战术示弱,能进则进,这对楚幽都来说,无须绞尽脑汁,率乎本性,自然就这么做了。 既出本能,不多顾忌,于是洞察人心的谢琅轩,屡屡在楚幽都这儿翻了车。 很久的后来。 一次情事不久,谢琅轩习惯性顺毛,不是,摩挲靠在他边上的楚幽都光洁的裸背倾洒下的青丝,不经意问起:“倘若我不是皇帝了,狸奴。” “那我可以把叔父关在我府里。”楚幽都不假思索,眼里闪烁奇异的光,抬头又是一种理所当然、天真痴儿的情态,好像真思考起这种可能,“不,京城不安全,我要带叔父去塞北,我守着塞北。” “叔父只会是我一个人的。”他说时,发自内心为这种可能而欣喜。 那毕竟是后来的事。 现在的楚幽都还没确定自己在皇帝叔父那儿无可动摇的地位,恃宠而骄起来也有谨慎的度。 他眼巴巴望着,见叔父没有应允明日的约会,虽然失望,也十分乖巧地接受现实,松开叔父的手,忍痛告别叔父。 谢琅轩如何想,不能从喜怒难辨的面容和滴水不漏的语言中看出。 而从实际行动中看—— 次日,镇北王还是欢喜雀跃,登入皇帝内室。 谢琅轩在这方面不避着他,无非是日常事务,楚幽都也不会偷看,他与叔父同处一间后,自觉找个地方呆着,然后托腮看着处理政务的叔父,低头认真的侧颜。 就这样,他可以过一整天。 顶着楚幽都灼烈的目光,谢琅轩心里不知如何作想,面上兢兢业业,批完奏折,中场休憩,再唤楚幽都过来。 “也不无聊?”谢琅轩无奈,无端羞耻,那种被爱意烫伤的奇异陌生焦灼着他的感觉。 楚幽都摇头,神态自若,跪坐倚君,像狼露出肚皮,露出优美而要害的脊背,邀供君王亵玩。 这样的狎昵,原来不可能有,毕竟有折辱之嫌。 楚幽都却是个不顾及世俗、随心所欲之徒,他觉得女儿家贴的花钿好看,就能兴致勃勃给自己画上,他觉得舞姬的脚链好玩,就能给自己戴上。 眼下他渴望同皇帝叔父多贴贴,也不觉得这样不好,满心只有恋慕亲近之意。心向叔父,自楚幽都表露情意后,他整个人更是放飞自我起来,心底想到的情趣,随时表达,身体力行。 他确实不用在意。 毕竟,有的事对常人来说是羞辱,谁又敢羞辱镇北王呢? 君王挼揉楚幽都,也算温香软玉在怀,感到自己就像养了只大型宠物——会噬主那种——就在自己身边,劳累时撸一撸狸奴,得以放松心神,宽慰愉悦。 在黏人这块,比起猫,楚幽都更像狗狗。 进来送茶水的太监低着头,不敢看这暧昧的场面。 楚幽都很自然接过茶水,先尝一口像试毒般,搁茶杯于小桌上,然后仰头,含水的嘴唇亲覆谢琅轩的唇,唇齿交接,送去甘甜微涩的茶水。 “别闹。”被亲完的谢琅轩眼看楚幽都欲动,温和而定神道,“今日事未休。” 言下之意,便是做完事,他随楚幽都怎么做。 愉快的时光因为快乐而观感短暂,分离再短也极为恼人。 楚幽都懒懒出宫时,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会错了他的不虞,神色复杂,苦口婆心劝诫:“陛下对您,还是极好的。”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啊。”大太监不忍又慈蔼地警告。 亲眼见到皇帝与镇北王的禁忌事,容貌、年龄、魅力的悬殊,和地位的不对等,大太监如同常人一般,第一反应是陛下欺辱了镇北王。 虽然对这因为经常来找皇帝,所以会经常晃悠他面前的镇北王有好感,并确实认为皇帝做的这事太欺负人了,很是同情楚幽都。 就楚家的名望,镇北王的权势,这楚幽都玉石俱焚的暴烈脾性,陛下啊陛下,这哪是能招惹的啊。大太监内心叫苦连天,忧心忡忡。色令智昏啊! 但身为皇帝的忠实狗腿子,大太监做出的行动就是替皇帝说好话,警告抵消楚幽都的不臣之心。 楚幽都不明觉厉,“公公,叔父对我自然极好。” “镇北王能这样想,最好不过。”大太监恭谨应道。 像大太监这样想的不在少数。 自此之后,皇帝与楚幽都并行亲密,不可避免,有臣子猜出他们的关系,随即是轩然大波、莫衷一是。 臣子们担心警惕着备受折辱的镇北王会变态疯狂,眼下只是隐忍蛰伏,伺机搞事。 偏偏皇帝愈发器重和赏赐镇北王。 某些大聪明抓耳挠腮,为此发急: 这物质赏赐虽然令人眼羡,哪能抚平得了镇北王被陛下你强睡的恨意怒火?陛下你越放权,只会加重镇北王反叛的筹码罢了!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话皇帝身边大太监说过,现在又发生在楚幽都和旧日好友碰头时。 好友叹息同情,又不得不违心,拐弯抹角劝楚幽都勉力接受皇帝恩德。 在众人隐晦的说辞下,楚幽都完全没明白他们的深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