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邻居 (第4/4页)
式的,像模特走路,两人走在一起,交相生辉,又像同台竞技,不相上下,山丰好几次在书房的窗口看到,印象深刻,落人都侧目,可惜这麽登对的两人据说没多久就离婚了。苏家东边一家,即东头数过来的第二家,是蒲婆婆一个人独居,大约70多岁了,行动不是很方便,山丰这些孩子有时捉迷藏,跑到她那里躲起来。小孩子就是与大人不一样,可以在各家乱窜,除了几家经常关门,显得神秘外,开门的地方都是孩子们的乐园。蒲婆婆後来去世,两个儿子从很远的外地赶回来,据大人讲,跪着哭了很久。苏家西边一家,即东头数过来第四家,是徐家,男主人徐来,大约近50岁,很胖,那时候,人们普遍都瘦,整个居民点只有徐来算胖子,夏天,他都脱光上衣,露出大大的肚子,就像那时电影《野猪林》里面的鲁智深的肚子,人们都和他开玩笑,「肚脐眼里可以放几个五分?」五分是那时半径最大的y币。那位主动追求h广亮的姑娘就是他的大nV儿。 隔壁袁家搬走後,搬来了婆婆的meimei一家,山丰叫她幺婆婆,幺婆婆丈夫早亡,她儿子张明春,山丰叫张叔叔,那时张叔叔结婚不久,张叔叔个子不高,但为人机灵懂人情,喜Ai读《说唐》、《说岳全传》这类历史评书类书籍,最初山丰喜欢缠着他讲故事,不过印象里他没有完整地讲完过一个故事,小时候真是喜欢听故事啊,尤其自己还不会读书的时候,那时候愿意给孩子讲故事的大人是孩子最喜Ai的人,讲故事的时候是他们最可Ai的时候。本来以为两家关系这麽亲,不仅很融洽,还可以相互照顾,可真的住一起後,矛盾很大,尤其山丰妈和他们矛盾很大,婆婆和自己的meimei也合不来,小小年纪的山丰真是看不懂,大人的世界似乎友好都是表面的,都以矛盾冲突收场。山丰老家很多人挂在嘴上的有句话,「远香近臭」。就是说,亲戚之间不能太靠近。 幺婆婆每年夏天都要去街上卖水,一种叫凉开水,就是开水放凉,一分钱一杯,另一种叫老Y茶,是一种茶水放凉,两分钱一杯。那时商店里都没有饮料和矿泉水,行人渴了,只能买这样的水喝,杯子反复用,大家不觉得这个杯子有什麽脏的。幺婆婆大约70岁了,每天一大早他儿子帮她把两大桶水挑出去,出去时,水是开水,很烫,要很小心,她一般下午2点左右,就卖完了,特别热的天,她会想办法再挑一桶出去卖,感觉生意还不错。这个生意说轻松还轻松,毕竟坐着卖,不费什麽力气,说辛苦也辛苦,毕竟一直顶着太yAn晒。那个时代的人,刚刚被允许凭自己的劳动挣钱,没人说过一句累。 多年以後,山丰看到YouTube推送的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这一期的嘉宾是贾樟柯,山丰b较喜欢贾樟柯的电影,於是点开看了看,朗读之前,主持人和贾樟柯有段对话,贾樟柯和山丰是同龄人,他讲到自己的故乡,山西小城汾yAn,估计和山丰老家差不多大小,他讲到当年日子很苦,很早就梦想当导演,坚持考北京电影学院,考了好多次才考上,其中的毅力和信心来自他的NN,他父亲家也是孩子众多,他NN在汽车站卖茶水,养活全家,他说,「NN能够用那麽微薄的茶水挣的钱来养活这麽大个家,山丰还有什麽困难可怕。」这让山丰一下子就想起幺婆婆,其实,那时大街上卖茶水的爷爷NN很多,山丰外婆也卖过,山丰的好多邻居老婆婆都卖过,她们大都不是去车站,就是随便找一个街口,这大概是那时成本最低的生意。 山丰小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口号治国的国家,到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标语,有挂在大楼墙上的大幅红sE标语,也有印在墙上的黑sE小字口号,山丰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是贴在每个教室黑板上面的4个词、8个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二是刷在各个楼各种墙上的黑sE小字,「节约用电,人走灯灭。」第一条标语,山丰从小看到大,却始终没有老师仔细解释过什麽意思,基本熟视无睹。第二条标语,通俗易懂,山丰深受影响,是家里关灯最积极的一位。不过,长大後,才发现第一条标语的学问很大,第二条标语不一定正确,电灯用的那点电其实很少,而有时开着,作用很大。相b之下,美国是一个告示遍地的国家,在公共场所的各种公用物品,旁边常常都贴有字条,告知使用方法,b如厕所该如何关门、如果用纸、如何冲马桶等等。图书馆里,如何使用电脑、打印机,如何预约自习室等等。售票机、售货机告知如何付款、如何取件等等。举目所见,到处都是说明。 小时候的山丰就喜欢观察,喜欢思考,过的节日多了,他发现一个现象,把它称为中国式过节,就是一个盼望已久的节日,该如何度过呢?越是隆重的节日,b如春节,最兴奋和最ga0cHa0时刻就是到街上去挤一通,县政府会想办法让农民都进城,然後平时10分钟走完的路要走1小时,平时半小时走完的路要走大半天,挤了一通,回来一想,其实跟平时没有两样,啥也没g,最多吃了一碗小面,但是觉得很过瘾,挤在一起的人群,虽然时不时有骂骂咧咧、推推搡搡的,但总T相互感染,集TX魔法,不花一分钱,心情都变得出奇的好。过节不是真要吃什麽、玩什麽、见什麽、聊什麽,而是过一个「心情」,过一个「气氛」,山丰想来想去,还只有靠「挤」,这气氛才能烘托出来。中国重要的大会都形容成「济济一堂」,山丰深以为其实是「挤挤一堂」,这个「济济」的感觉是靠「挤」出来的。中国人,一边抱怨人太多、太挤,一边其实从多和挤中获得无穷乐趣。长大後,离开家乡後,在中国、美国的各大城市,山丰度过很多中国或者美国的节日,去游乐园,去电影院,去高级餐厅,似乎都不如小时候那种不花一分钱的、最原始简单的一「挤」而得的乐趣。 山丰小时候还有一个很幼稚可笑的地方,冬天的时候,特别向往夏天,而且想,「我夏天的时候,怎麽那麽笨,我居然觉得热,居然要躲着太yAn。」到了夏天,又开始向往冬天,同样想,「我冬天的时候,怎麽那麽笨,居然觉得冷,居然不敢用手碰自来水。」可见,小孩的记忆是不长久的,思维确实肤浅,大概中学以後,才开始懂得积累多年的生活经历来思考问题。 小学时,县里经常有公审大会,有时学校组织观看,每次都有一堆被宣判,立即执行,於是押上车,一般一人一个车,十多辆车威风凛凛地开往北门,那是刑场,小孩们跟着跑,有些人预先等在那里了,亲眼看这个过程,山丰也跑过去几次,但都没有挤进去,或者还是冥冥中不忍,都没有亲眼看到,等结束後挤在里面的同学出来眉飞sE舞地讲,一大堆没有挤进去的咽着口水羡慕地听着。大概5年级的时候,县城里发生了一起轰动的案件,有人把别人一家杀害,然後被警察围在县城最高的一个悬崖上,名字叫——滩子岩,那里其实是城头俯瞰河街的绝佳地,也是夏天看长江洪水的绝佳地。全班同学居然都不上课了,全跑去围观,这个人站在那个岩上讲了几个小时,警察不敢轻易过去,大家後来都累了,回家了,据说,後来天快黑时,这个人跳下去了,县城里、学校里议论这件事好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