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听《光阴的故事》  (第2/2页)
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副歌重复,仅仅将「一个人」改成「两个人」,点明了青春的主题,「恋情」,将第一段的语意往前推进。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副歌重复,将「初次等待」改成「初次流泪」,将第一段的语意往前推进,从「风花雪月」的欢快走向「恋Ai受挫」的伤痛,奠定了歌曲的伤感底sE。    这一段堆砌的词藻是,相片、信、圣诞卡、歌、誓言、书签、诗。b第一段的物品具T,我觉得b第一段好,文辞也没那麽晦涩难懂。而且,第一段中用的「花」、「风」这些形象物不仅空洞,而且lAn俗,人人都用。    下面是最後一段,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同样列举三件事物,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远去的笑声。又b较虚,JiNg神层面的东西。    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好懂,不过还是需要补充几个字,「当我们再次的见面时,各自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旧日狂热的梦——好懂,你改变了,不再是旧日那个有着狂热梦想的你。    也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依然的笑容——好懂,歌者改变了,不再是旧日那个带着往日熟悉笑容的「我」。这里的「依然」其实就是「熟悉」的意思,前面已经有了「熟悉」,不能重复,改用「依然」。感觉有更好的词,与上一句的「狂热」对应,b如「温暖」,避免同义重复,增加语意丰富X。但也许罗大佑不想限定这里的「笑容」,因为初恋少年脸上的笑容很复杂,没有一个合适的词可以形容。    流水它带走光Y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副歌重复,将改变的对象继续推进到「我们」,这个词不是很好,从「一个人」推进到「两个人」,是很大的一步,从「两个人」到「我们」,由於在这首歌的语境中,「我们」也是指向「两个人」,这一步推进很有限,且又一次语意晦涩,不清楚这个我们究竟是哪些人。也可能指向歌者这一整个世代的人。这样的话,让整首歌似乎跳出了Ai情歌的小圈子,也让整首歌散发的感时伤怀走向更宏大的空间,也似乎暗示少年的心x不应该局限两个人的小Ai,而应该关怀更大世界。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副歌重复,从第一段的「初次等待」到第二段的「初次流泪」,到现在的「初次回忆」,显然这段初恋已成回忆,完全结束,不过这是「初次的回忆」,因此描述的还是青春的故事,是成年人回忆青春时的回忆。总之,语意有些晦涩不清,不同的听者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同一个听者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心情下,也可能引发不同的联想。类似前面哪些朦胧晦涩,这可能是这首歌的缺点,也可能是优点,不过对我而言,我认为是弊大於利,等不偿失。    总结而言,《光Y的故事》歌词与《童年》一样,每段歌词都来自同一个模式,不同的是《童年》有5段的情景,顺序并不重要,《光Y的故事》为3段,顺序很重要。《童年》中没有出现一个人称词,《光Y的故事》频繁出现「我」,还有「你」、「我们」、「它」。人称代词的加入使得歌曲讲述的圈子变得私密一些,也小了一些,不过增加了面对面倾诉的亲切感。大概到了青春时期,《光Y的故事》用词更cH0U象,可解读的空间也更大,3段关联,似乎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一段少年唱歌读诗,感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情窦初开。第二段,少年写情书,寄照片、卡片,终究失败,。第三段,再次相逢,彼此都改变,只留回忆。《童年》和《光Y的故事》应该写的都是罗大佑自己的经历,《童年》充满乡村气息,与他童年在小地方——宜兰——度过很契合,看得出那时的罗大佑与普通孩子没什麽差别。《光Y的故事》完全看不到乡村的痕迹,与他高中生涯在大城市高雄有关,而且看得出少年的罗大佑已经b一般的孩子更Ai唱歌,更多愁善感,更有文青气质。罗大佑在访谈中讲过,他的歌是他的日记,此言不虚。罗大佑2020年在广东电视台《流淌的歌声》栏目,分享了《光Y的故事》创作过程,创作於1980年底,当时26岁,医学院刚毕业,考医师执照已经失败两次,正在准备第三次,心中焦灼,有感而发。看起来b《童年》要迅速得多。    很遗憾,我写歌曲赏析系列的主要目标,是想说明自己为什麽喜欢这些歌,本意重在分析旋律、乐曲,次要谈及歌词,毕竟分析文本的资料已经很多了。写作之前,我有预感,文字赏析旋律的难度极大,只是真正动笔,才发现难度b想像的大很多,最终写作的重点还是在文本。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尽力分析一下旋律。《光Y的故事》非常类似《童年》,整段旋律由如下6小段组成,    「主歌」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yAn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麽想    光Y它带走四季的歌里我轻轻地悠唱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地成长    「副歌」    流水它带走光Y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没有很大高低起伏,没有很大快慢变化,6段水平相当,都是不朽名曲,都很长,都如和尚念经,甚至有些地方有绕口令的感觉,这些旋律稍不小心,就变成「口水歌」。勉强有个副歌,旋律上并没有多大变化,前面已经够出sE了,很难再上一层,只是从文字的重复,看出这是副歌。同样,《光Y的故事》已经演变rEn人能唱,人人喜欢唱,人人都唱得很好的歌曲,翻唱者多如牛毛,不分高下。    好,现在可以说明,为啥我心目中《光Y的故事》稍逊一筹。因为和《童年》很相似,几乎和《童年》同时诞生,而且是同一个作者,不能说《光Y的故事》模仿了《童年》,因此,它们几乎是相当的。但是,《光Y的故事》歌词不如《童年》,太cH0U象、晦涩,有点空洞和陈词lAn调。罗大佑的童年引起了我的很大共鸣,而罗大佑的少年生涯与我很不一样,《光Y的故事》有些歌词,即便不是矫r0u造作,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童年》传达的那种欢快童真中淡淡哀怨,b《光Y的故事》直白喊叫的伤怀,其实更强烈,含义更丰富,更历久弥新,回味无穷。不过,我想说,不是青年时期的回忆天然不如童年打动人,而是罗大佑自己在处理这两个题材上出现了高下之分。最後,《光Y的故事》旋律的流畅Xb《童年》稍强,尤其在副歌部分,更琅琅上口,再加歌词以「流水」开头,情感也如江河流下,「奔流到海不复回」,更酣畅淋漓。编曲而言,《童年》很出sE,《光Y的故事》较普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