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音乐_我听《安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听《安妮》 (第2/2页)

毅开始认真地拨弹起来,然後唱起来,先还低头看着吉他,後来目光投向街巷的远方,不管旁人注视,歌词是,

    「事到如今不能埋怨你只恨我不能抗拒命运

    时时刻刻沈醉Ai河里谁知悲剧早已注定

    闭上眼睛想起你的情难忘记你我曾有的约定

    长夜漫漫默默在哭泣心中无限痛苦呼唤你

    安妮我不能失去你

    安妮我无法忘记你

    安妮我用生命呼唤你

    永远的Ai你

    事到如今不能埋怨你只恨我不能抗拒命运

    时时刻刻沈醉Ai河里谁知悲剧早已注定

    闭上眼睛想起你的情难忘记你我曾有的约定

    长夜漫漫默默在哭泣心中无限痛苦呼唤你

    安妮我不能失去你

    安妮我无法忘记你

    安妮我用生命呼唤你

    永远的Ai你

    安妮我不能失去你

    安妮我无法忘记你

    安妮我用生命呼唤你

    永远的Ai你」

    记得我当时,最大的感觉是,这首歌很好听,而且觉得这个旋律很熟悉。我後来还遇到很多次这种情况,一个好听的旋律第一次听到,就有熟悉的感觉。也许其实听到过,只是没有记在心里。这是一首几乎完美的歌,每一句旋律都非常好听,副歌部分的撕心裂肺的呼喊尤其打动人心。连续三个直呼其名的「安妮」宛如杜鹃啼血,以全身之力喊出,在所有情歌中都很罕见,b如,费翔的《安娜》一个段落里只有一次呼唤其名,且轻柔舒缓很多。沈毅还唱了两首王杰的歌,好像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都非常好听,从此我记住了王杰这个名字。描述Ai情失去之痛的歌数不胜数,我觉得《安妮》排第一,歌词很简单直白,纯粹靠旋律和王杰的嗓音取胜。王杰的嗓音也带着一点沧桑,但不同於姜育恒的沧桑,其中还有一丝因为伤得太深,而玩世不恭的韵味。

    我年轻时,刻意回避这类Ai情歌曲,从小到大看过的中国大陆的电影、文学作品很少有过分的Ai情故事的描写,改革开放後传来的港台文学、港台电影电视,也包括一些外国电影电视、文学,开始出现这种Ai得惊天动地、Ai得Si去活来的Ai情剧,我那时是鄙夷的。首先,这些作品中自身的情节就展示了越是Ai得轰轰烈烈,越没有好结果。其次,我不理解,这种互相求来求去、互相折磨来折磨去,意义何在?对更广大的人类社会有什麽益处?另外,我觉得这是很奢侈的事,在我们那个温饱还未完全解决的年代,普通人根本没有富余时间金钱投入到这种游戏,或者享乐中。所以,那个时候的我,喜欢一些歌唱自然、怀念乡土的歌,b如罗大佑的《童年》、《光Y的故事》,费翔的《故乡的云》,张明敏的《垄上行》,还有众多的台湾校园歌曲,b如《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三月里的小雨》等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安妮》是排斥的,甚至渐渐忘记。

    本科毕业後,我继续在北大读研究生,记不清是那个假期了,我回老家。有一天我姐突然问我,「沈毅是不是你初中同学?」

    我说,「是啊。」

    「他去世了。」

    我大吃一惊,我姐接着说,「他jiejie告诉我的,我前两天在街上遇到他jiejie,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

    我知道我姐和他姐是初中同学,不过她们来往也很少,我问,「怎麽回事?」

    「他jiejie没有说清楚,好像是什麽事故,生了什麽病。」

    我立刻想起他唱的《安妮》,现在想来,彷佛是他唱给自己的歌。我说,「他很可惜,初中有段时间成绩很好,後来又掉下去,连高中都没有考上。」

    「他姐也这麽说,他是他们家学习最好的,本来有希望考上大学。听说当时家里出现了变故,生活变得困难,那时我们班就有传言,老师还私下发动大家帮助他姐。」

    从我姐处,我了解到更多,他父母是普通从业者,住在城郊的一个老旧房子,那一片解放前都属於一个大地主。他这些年做生意,都b较失败,那个小面馆也没有维持多久。我想,如果当年他能够考上高中、大学,以他那麽好的条件,不输小虎队的外形和唱功,找到他的「安妮」应该没有问题,也会获得自己的幸福。我後来了解到更多留在老家的同学的情况,尤其是我的小学、初中同学,如果父母没有在政府机关任职,处境一般都b较艰难,我们那个地方,不像沿海地区,普通家庭不懂经商,不懂开厂,也没有起步资金,最初连去沿海打工的机会都没有。对他们而言,自身都难立足,《安妮》这样的歌曲毫无意义,我再一次选择忘记《安妮》。

    直到人到中年,我对Ai情歌曲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慢慢更包容客观地地欣赏《安妮》这样的歌曲。是不是可以把所有曾经经历过的、美好的、一去不返的事物都代称为「安妮」?虽然不能实现了,但在心底给它们保留一席之地,不好吗?另外,把歌曲欣赏和现实生活区别开来,把物质世界和JiNg神世界区分开来,现实需要理X守规,柴米油盐,一板一眼,而JiNg神上的自由向往与现实的促狭枯燥可以成为很好的互补,换言之,心灵深处这一份执着的向往会成为残酷打拼谋生的现实生活的一份力量。我甚至觉得,《安妮》这样的歌曲更适合成年後的人,因为他们的感情世界更稳固,更懂得管束感情,对「Ai」的理解更深更包容。即便对年轻人而言,《安妮》,以及其他一些Ai情歌曲,推而广之包括一些Ai情、电影,它们书写、赞美这种极致的Ai情T验,就像一道美食展现极致的美味,一辆汽车具备超快的速度,它们没有错,创造它们的作家、厨师、工程师也没有错,毕竟它们都是美好的事物。错误的是,接收者不懂节制的方式。再美味的食物也要饮食有度,再快的汽车也要懂得踩煞车,再浪漫的Ai情也受现实条件的制约。这就是我渐渐对《安妮》的接纳,甚至用它来代表曾经遇到的美好人和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