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音乐_我听《他的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听《他的话》 (第2/2页)

很累,还被惩罚。第五段,承担期望,做乖宝宝。与《童年》相同,每段都是4句,每个句子长度也差不多。随便举两个段落做一个对b,

    书还没有读了几本眼看一天又要过去了17字

    一堆伟大陌生的公式还围着我的脑海绕17字

    为何平常熟悉的文字都变成一团糟该如何是好20字

    明天又逃不了老师的烧饼和油条14字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16字

    C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15字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20字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17字

    如此相似,甚至可以互换旋律,用《童年》的旋律基本可以无碍地唱《他的话》的歌词。两相对b,更能看出两段旋律的差异,《他的话》质朴有余,优美不足,也不及《童年》琅琅上口。通常一段伟大的旋律,首先要创新。所谓创新,至少要T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距离我们日常说话的模式尽量远,二是距离大家耳熟能详的已有的经典旋律尽量远。就第一个方面而言,《童年》的旋律高出《他的话》好几个等级,真有天外神赐的感觉,而《他的话》还处於较朴素的初级阶段,里面有些转音变调还显得生y,有把正常的说话y凹成唱腔的痕迹。当然,《他的话》旋律上的不足,是和《童年》b较的结果。《他的话》的旋律和《童年》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每段4句,其实是一段旋律重复两次,也就是《他的话》旋律更简单,重复度更高。《童年》用了一段b较长的旋律重复了5次,《他的话》则用了较短的旋律重复了10次。重复有重复的优点,如果旋律的美感还可以,听者听多了,容易记忆,容易接受,俗称就是容易「上头」。

    罗大佑的《童年》发行於1982年,当时罗大佑28岁,年长发行《他的话》的蔡蓝钦6岁。两人的嗓音也完全听出这样的年龄差,罗大佑是成熟男X的声音,《童年》唱出来的感觉是追忆童年,歌词内容都是孩童的欢乐,只是时光流逝的惆怅自然带出。而蔡蓝钦还是纯粹的乖乖学生的声音,细细的尖嗓,一个男X的变声似乎都还未完全完成,《他的话》唱出来的就是此时此刻的牢SaO抱怨,那种忧伤是实实在在的,只是缺乏回看的深度。但也有优点,首先音质上特别地乾净清亮,其次情感上显得格外的真诚,甚至有点孩子的天真,再延伸透着孩子的可Ai。这让他的声音有种特别的穿透力,夜深人静时,感受尤其明显。《童年》的童真是成年人用文字刻意营造的,而《他的话》是从嗓音和骨子里透出来的。蔡蓝钦的这种童真、可Ai在他的其他作品中都能感受到,程度有轻有重,而在其他音乐人的作品则很少见,这大概是台湾乐坛始终重视他、纪念他,不断挖掘他的音乐内涵的原因之一。其实不难理解,在22岁,未出校园,就自己作曲、作词、编曲、演唱,且达到较高水准的,蔡蓝钦几乎是唯一人。其他人初发啼音时,要麽如罗大佑、李宗盛等等,才华出众,但都已完全走完青春期,在乐坛和社会这两个江湖都已练就一副老腔。要麽如蔡蓝钦一样稚nEnG,但才华不够。如果一定要和罗大佑b,罗大佑在22岁时,还在酝酿他的《之乎者也》中的那些旋律,还没有成形的作品,显然,蔡蓝钦胜出一筹,这也是台湾乐坛为什麽格外惋惜蔡蓝钦的原因,假以时日,也许又会诞生一个罗大佑级别的音乐人。

    蔡蓝钦的歌和他的经历,不能不让人思考「何为童年」,这正是我2023年听到这首歌,感慨良多的原因。先看歌曲的台湾社会背景,罗大佑生於1954年,他的童年在1960年代,蔡蓝钦的童年在1970年代,恰好晚十年。与罗大佑同龄的台湾名人,b如王伟忠、张大春、吴念真、朱天文、张艾嘉、林青霞、李安、赖声川、李立群等等,他们的作品和回忆中,都有大T和罗大佑类似的不「卷」的、贪玩、快乐的童年,但物资贫乏、生活清苦。而1970年代的台湾,经济开始起飞,但国际处境变得艰难,手里有钱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送孩子去补习班,再送孩子去美国,台湾教育进入「卷」的时代,恰如《他的话》。回看中国大陆,从改革开放起社会形态开始接近台湾,1980年代的大陆类似1960年代的台湾,2000年代的大陆类似1970年代的台湾。就我个人阅历而言,我们这代人的童年更接近《童年》,而我们下一代更接近《他的话》,我当然更喜欢台湾1960年代、大陆1980年代的童年。

    当我在网上简单地搜索资料,意外地发现,有着「贫穷但快乐」童年时光的罗大佑一代,名人辈出,作品丰硕,而「富裕但卷」的下一个十年的一代,则相对少了很多。这是不是一个佐证,童年的「卷」式教育的不可取?我在大多数情况下,持「社会进步史观」,但是就这几十年的教育而言,无论台湾,还是大陆,甚至包括韩国、美国,以我的了解,我认为倒退了,从《童年》倒退到了《他的话》,这个倒退的趋势还在继续。当然,作为一个「社会进步史观者」,我相信总有一天,希望是不久的一天,这种倒退会被纠正,大家都应该认真听听《他的话》,让童年回到《童年》,或许不是简单的回到,而是一种进步式的回到,不但快乐,而且富裕,甚至还有现在的我想不到进步,这才是社会该有的形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