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破律(上) (第1/4页)
安德洛斯和龙华联盟之间的无法地带; 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农村,它的名字叫做「蓬刍村」。 路径此处的人们分不清它究竟应该归入安德洛斯的管辖,还是龙华的联邦。 老实说,连村子本身和上面提到的两大国家也都说不太清楚这件事。 自从魔族入侵之後,本来作为安德洛斯与龙华联盟接壤并直通无日之森这一大片土地,安德失去了对其的拥有权。 零星的村落、部族陆续会在这里紮根,落脚。 虽说它们并不隶属於任何的一个大国,从理论上讲是属於绝对自由的。 但自由所带来的後果,也就是其对立面的存在—— 就是纷争。 因为这里根本没有国与国的区分,《和平宣言》根本无从涉足,更不要提什麽规矩、制度了。 在这片土地上谁的的拳头y,谁就能吃的多,吃的好! 而在小的部族、村落受到大部族无止境的侵扰和剥削後,他们做出了一个选择: 那就是寻找一个靠山。 无论是安德洛斯、还是龙华联盟。只要归顺於其中一个,就能获得确实的保护... 同样也由於不受《和平宣言》保护的原因,这些大国也可以毫无顾忌对那些武力至上的部族发起争斗。 有一说一,就算一个部族、村庄再怎麽牛X!在六大国面前还是... 不太够看。 甚至,大国在处理下属部族问题时,往往只会派出地方军团的团长或队长出面... 这本来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抉择,却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逐渐的形成了一种必然... 即,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部族必须投靠一个国家。 出於就近原则,也是希望能在发生冲突的第一时间赶到... 基本上的选项就只有两个:安德洛斯和龙华联盟。 受二者保护的部族村落悉数已经有上千个之多了...如果叫国家一个个去管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这些村庄和部族更多时候实施的还是自制的政策。 当然作为被保护的代价,他们还是会逢年向大国供奉农粮、贡品。 也就是所谓的交保护费嘛... 扯了这麽多,那我们今天的主角蓬刍村b起其他的下属部落又有什麽区别呢? 大概就和上面说的那样,一般村落选择庇护国都会挑选离他们近一些的国家。 而我们的蓬刍村赶巧不巧的,正好在两个国家正中间的位置。 尴尬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 究竟应该投靠哪一边呢? 有人就会说了,随便选一个不就好了?反正也不会打仗的... 有一说一,确实。 但这里就又要涉及一个问题了。 由於投靠大国成为了一种必然,导致所有的部族都去抱安德和龙华的大腿了,这样的格局在潜移默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两极分化。 也就是所谓的派系。 也就是那种感觉: 你的左边是一群坚定的无神论者、右边则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而你作为中间人要如何选择呢? 选择加入一方势必会受到另外一方的挤兑和冷眼、全都不选又会被双方一齐打压... 所以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就只剩一条了... 那就是全部奉承,进贡两国。 这样的做法算不上差,只能说是大势所趋。临近还有很多村子也都同样面临并承受着这样的问题,但面对繁重的俸禄更多的村落选择了迁移... 放眼百年,在这片是非之地上似乎只有它们还坚守故地。 那麽它们靠的又是什麽呢? 让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它们: 蓬刍村 与其历史背景不相符的,村子的规格其实并没有多大,加上流入人口也不过三百余家。 可正是在这样的一座各方面水准都相较落後的村乡内,传承着一项不成文的规则: 全村上下,无不遵循人皆美之依计行之律。 具T什麽意思呢? 我想在座的各位也一定会有那种;用记事本规划出每一天行程并一丝不苟地完成它的人。 正是这种有规律的生活状态,间接的保证了村子的文化延续。 身处蓬刍村内的所有人的每一天每一周甚至每一年,都会完全遵循实现制定好的计画或者说是「规律」来执行,且每位村民都有自己的职。 无论是下田耕作的农夫,还是高居人上的地主,甚至就连街边乞讨的乞丐也是一样。 他们都坚定地遵循着自己的职并日复一日地按照事先理好的「规律」生活。 这就是这座村子长久以来的逐步形成的... 感识! 「呐。你叫什麽名字?」 略带严苛语调的,一名东方人模样的青年用手中的石墨笔指了指眼前的一名银发男人。 「阿瑞。」 他乾脆的回答道。 「啊!这样今天来报导的就全部点到名字了吧?」 将「阿瑞」二字记到了左手的本子之上,带头的青年再一起挥了挥手,向着眼前数量大概有十三、四人的小队确认着。 沉淀了数秒,见仍未有人回应,所以青年便继续说道: 「你们从今天开始就算正式编入潘家做工了!」 作为村子内的两大地主之一。偏靠龙华联盟侧的势力就是潘家。 「现在在你们面前的宅邸,我要求你们每天都要施以打扫!包括庭园内的杂草,宅门前的落叶都是你们的工作范围。」 作为头头的青年大声宣告着。 「那个...」 似乎有人还存有疑问。 「怎麽了?」 「这宅子是分院的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