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雪引_第七十章新立储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新立储君 (第1/1页)

    自太子薨逝以来,皇位储君悬而未定,朝中暗cHa0涌动。二皇子李衡稳重寡言,颇得士林推许;三皇子李谦暂摄政务,手段稳妥,亦渐得众心。满殿目光交错,皆在等待今日一锤定音。

    大殿之上,皇帝李承元端坐龙椅,容sE沉毅。片刻静默後,他缓缓开口:「朕思虑多日,太子一位不可久虚。国本所在,非可因循。衡儿、谦儿皆有心承担,然才X各异,难免众说纷纭。」

    文武百官齐声称是,殿中气息更为紧绷。

    皇帝目光自二皇子李衡身上掠过。他虽沉着,但面sE微紧,显然亦心怀期待。旋即,皇帝视线落在李谦身上。

    李谦一袭青衣,神情端正,不卑不亢。自暂摄政务以来,他处事审慎,既不逾矩,也不退避。尤其近月来,他所推行的几项民生举措,获得朝野好评。

    皇帝心底暗暗一叹。二皇子虽稳,却过於中庸;谦儿虽年轻,却有识势之明,能安抚旧部,又能得士子拥戴,更重要的是,他心中有百姓。

    沉Y片刻,皇帝声音清晰传出:「朕意已决——立三皇子李谦为皇太子,监国如故。册封之典,另日行之。」

    殿中一时震动。有人神情恍惚,有人暗暗舒气,亦有人眉头紧蹙。二皇子李衡微微低首,虽未多言,却在袖中紧握双拳。

    而李谦躬身叩首,声音镇定而响亮:「儿臣叩谢父皇隆恩,必不负所托!」

    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压过所有私语。

    朝臣齐声高呼:「恭贺皇太子殿下!」

    气势震天,金銮殿的梁柱似也随之共鸣。

    殿内众臣齐声拜贺,声浪如cHa0。

    李昀立在队列之中,指尖却在袖中不自觉蜷紧。面上仍是沉稳恭谨的神情,眼底却微不可察地暗了一瞬。

    这个位置,本该与他更近些——他向来行事端谨,言语持重,无论才识还是德行,从未自觉逊於旁人。

    然而父皇的诏令已下,殿中万目皆望向李谦,恭贺声连绵不绝。

    李昀缓缓垂眸,将那一瞬的不甘生生压下,只留冷静与克制。

    「恭贺皇弟。」他终於出声,语气稳而低沉,没有一丝破绽。

    旁人看来,他是最沉得住气的皇子,甚至b那些心急附和的大臣更显大度。

    只是,他在心底暗暗告诉自己——时局未定,太子之位并非一日就能坐稳。

    这些年,他虽无惊世之才,却在朝堂上积累人脉,与部分世家、宗室子弟交好。眼见太子之位落在三弟手中,他心中不甘,却更清楚——若要夺回局面,须得暗中谋划,步步为营。

    一日,他独坐书斋,烛影摇曳。案上摊开的奏摺乃户部近日关於赈灾的细目,他指尖缓缓摩挲过其中的数字,嘴角g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太子新立,众人皆瞧着他如何处理政务。只要稍有差池,便可成为攻讦之由。

    「父皇虽器重三弟,但朝堂诸臣岂会齐心?那些因他而失势之人,自然有人愿与我同谋。」李昀喃喃低语,提笔在纸上g画数行,随即烧於烛火之中。

    不久後,他密召心腹,吩咐道:「近来户部赈灾银两分拨,务必暗中推波助澜,令其难以及时落实。至於市井流言,也要有人挑拨,说新立太子心系私情,无心政务。」

    心腹低声应诺,退身而去。

    夜深,李昀仍未安眠。他立於窗前,遥望g0ng阙灯火。眼底的Y影如墨般沉沉。

    ——只要让三弟的名声一点点蒙尘,再借机以「失德」「失能」为由,父皇心意未必不会动摇。

    自此之後,京中渐渐传出隐隐之声:有百姓诉说赈灾银未及时下拨;又有人暗示,三殿下频与镇远侯府往来,恐怀私心。

    李谦静坐东g0ng,翻阅着奏摺,眉宇间虽不显惶急,心底却明白这一切绝非偶然。

    「有人不愿我安稳坐上这个位置。」他合上奏册,指尖微微敲击案几。

    自被立为太子之日起,诏命与荣光便如双刃,既昭示着天命,也招来无数觊觎。

    流言、阻挠,甚至陷阱,他皆需一一承受。

    他闭了闭眼,心中泛起几分沉重:「原来……皇兄当年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多多少少,也曾有过孤独与压力。」

    想到此处,李谦心口微微一紧。他一向不曾觊觎这个位置,可如今既然落到自己肩上,便没有退路。

    可在这无人能分担的孤寂里,他想起了沈如霜。想起她在市集中回眸的眼神,想起她答应要同他一齐的那一瞬。那一点点温暖,像火光般在黑夜里亮起。

    他低声自语:「希望有一天,我身边,也能有一个人,像嫂嫂陪着你一样……愿意陪着我。」

    夜sE深沉,灯火摇曳,他的身影被拉得修长,仿佛与过去重叠,又与未来相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