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风云既起 (第1/1页)
夜雨初歇,京城寂然。 沈府内,灯火犹亮。沈如霜静坐於案前,手中灯盏将她的影子拉得极长。她心绪翻涌,却终於下定了决心。这些日子,她与李谦一同带云云出游,市井间的笑语虽短暂,却令她看见他少有的温和与真诚。尤其那一夜归府前,他的话声声入耳——「并非要沈家的支持,只要我能稳住朝局,之後再与你一齐,便也无妨。」 她明白,他并非利用,而是真心想要她并肩。 如霜紧了紧手中灯盏,终是起身,推门入了内院。 —— 沈怀恩正在廊下阅军报,烛影摇曳,他眉心紧锁,满页的边情如同压在心头的重石。听得nV儿脚步声,他抬眼望来。 「这麽晚了,不休息?」 如霜屏息上前,屈膝跪下,行礼时衣袂轻颤,声音沉稳却带着难掩的颤抖:「父亲,nV儿有一事相求。」 沈怀恩神sE一动,将军报阖上,沉声道:「说。」 如霜抬首,目光清亮却带着几分隐忍:「三殿下……如今受皇上器重,又得圣心。nV儿……希望能站在他身边。若将来风云变幻,他必须有人可信。」 廊下烛火被夜风吹得摇曳不定,光影在沈怀恩的脸上明暗交错。他的目光一瞬凌厉,如同审视沙场上的将士,紧紧落在nV儿身上。 如霜却没有退缩,背脊挺直,眼神坚定,清澈得不容置疑。 沈怀恩沉默良久,指节在军报上轻轻敲击,终於低声长叹:「霜儿,我原不愿让你涉这风波。但你既有决心……为父又怎能阻你?」 他抬手,将nV儿搀扶起来,神情终於缓和几分:「只是记住,这一条路,不似旁人眼中的荣华,而是刀光血影。既选了,便不能回头。」 如霜垂下眼眸,心口却隐隐发热,声音坚定如誓:「nV儿明白。」 —— 当夜,沈怀恩披着玄袍,静静立在御书房外。 灯火映着他鬓角白发,他深x1一口气,叩首:「臣沈怀恩,特来请见。」 殿内传来低沉的声音:「进来吧。」 沈怀恩推门入内,皇帝正独坐案後,并未批卷,而是握着茶盏,像是早就等他。 「你还是来了。」皇帝望着他,眼底有淡淡的笑意。 沈怀恩沉声道:「陛下,沈氏世代以忠义立家,臣此生不敢负这两字,但唯有一事臣望陛下恕罪。」 皇帝静静看着他,许久才缓缓道:「怀恩,你我相识几十载,还用这般见外的话?」 他放下茶盏,眼神带着几分温和的调侃:「顾行舟是你妻子所生的嫡子,朕当年便知。只是你不说,我便装作不知。因为……我信你,不会让一个孩子的出身,绊住大局。」 沈怀恩一怔,随即低笑:「果然瞒不过陛下。」 皇帝也笑了,语气却带点感慨:「这些年,你把他养得很好。行舟与旁人无异,正直清明,心X坚毅……这样的孩子,是沈氏的幸事,也是朕的安慰。」 沈怀恩垂首,声音沉而坚:「既然如此,臣更不敢再藏。顾行舟,当以嫡子之身立於世人之前,这才是对他,也是对沈氏最好的交代。」 皇帝凝视着他,缓缓点头:「既然你下了决心,那便如此吧。明日起,行舟便是沈家长子。」 他顿了顿,语气低下来:「怀恩,你我一路走来,知己之情不必多言。我也只愿你信我——朕此生,绝不会亏待沈氏。」 沈怀恩深深一拜,语气却带着几分轻松笑意:「臣信陛下。也唯有信陛下,才敢将这份重担托付於顾行舟。」 烛火摇曳,两人相视,似是多年兄弟,心照不宣。 皇帝忽然笑了笑,语气转缓:「倒是你家那丫头……这些年也长大了。」 他抬眼看沈怀恩,似乎只是随口一提:「朕听说,谦儿跟她关系不错?」 沈怀恩微微一怔,随即苦笑:「陛下的消息,一向快过世人。」 皇帝端起茶盏,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这些日子,谦儿在朝中行事,不卑不亢,倒也像模像样。只是帝皇路长,若无一人能守在身边,怕难长久。」 说到这里,他语气低下来,带几分朋友间的真心劝慰:「怀恩,若如霜真心愿意,你何妨成全?这样的姻缘,对她,对他,对沈氏,都是好事。」 沈怀恩沉默良久,目光落在灯影之中。 终於,他长叹一声:「臣……不过是心疼nV儿。若她真能得良人相伴,老臣纵使百年之後,也能无憾。」 皇帝放下茶盏,凝视着他,眼中满是知己的理解:「你我相交多年,我懂你。放心吧——谦儿,不会负她。」 沈怀恩微微一笑,拱手一拜:「既如此,臣……也该放手。」 —— 翌日清晨,g0ng门初启,消息便传出: 顾行舟被正式立为沈家长子,世子之位稳固。 他微愣,低声重复:「…沈家长子?」 目光不由自主,落在窗外那一片新绿。心头似有什麽,悄然落定。 与此同时,远在二皇子府,李昀冷笑望着传来的喜报。 「沈家…」 他指尖轻敲案几,眼底的Y霾逐渐聚拢。 这一夜,京城风云悄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