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风雪决别 (第1/1页)
帐外风雪正急。 顾行舟立於远处帐影之後,未语未动,只静静望着那玄衣人影踏出帐门,又在风雪中顿步回首,终究没有回头看。 他看着那抹背影渐行渐远,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情绪。 ——三殿下终究还是走了。 他不曾言语,也不打算出声送别。这段情谊不属於他,他知之明白。他来时,本只想看看如霜是否安好,是否真愿走这条路。如今,她的眼神已有了答案。 那不是少nV的犹疑,而是经过千锤百链後的坚定。 他想起多年前她仍稚气未脱时,曾一手拉着他衣袖说:「行舟哥哥,我不想一直留在府里绣花抄经,想和你一样看边境的雪、看刀上的光。」 当时他只笑,觉得她年少意气。如今她真的在风雪之中站定了,而她牵挂的,已不再是他。 顾行舟低头,抖去肩头积雪,转身时目光冷静如昔,只是步伐b往日沉了些。 而在主帐不远的另一侧高台上,沈怀恩立於风中,衣袍微扬,眼神锐利,却含着岁月沉淀後的厚重宽容。 他望着那道渐远的皇子身影,也望着自帐中立於风口、未动未语的nV儿,目光缓缓落下,心中翻涌的,不是疑虑,不是不舍,而是长久未有的复杂情绪。 ——这就是她选择的路。 当初那稚子般藏起的锋芒,如今已长成雪中长剑,不再任他收於鞘中。 他不是没想过阻止。但她的眼神告诉他,她已有自己的战场。 「三殿下,若敢负她……」他低声喃语,唇角未动,语气却b风雪还冷,「老夫虽老,仍有一手剑未弃。」 话音落处,他转身步下高台。 这一夜,风雪未止,但在沈怀恩心中,某些曾试图守住的东西,也终於悄然松开。 ——她是沈家的nV儿,但不是谁的附属。她走的每一步,都是她自己选的。 而他能做的,是为她守住身後——哪怕风雪压城,万人敌前。 清晨未破,北境军营早已动作有序。 营门之外,积雪未融,霜气弥漫。几匹披甲战马静立帐外,亲卫整装待命,一切如常,却又格外静默。 李谦一袭墨袍立於雪地中,玄裘披肩,神sE如昔,扇收在手,唯目光间,藏着不易察觉的迟疑。他转身望向营门内帐,沈如霜尚未出来,他却已不自觉看了第三次。 顾行舟静静站在一旁,未出声催促,只向李谦点了点头。 「路途寒冷,三殿下保重。」 「顾副将,北境就交给你们了。如霜…也烦你多照应。」他语气平稳,却无一丝轻松戏谑。 顾行舟一怔,终究只是低声应道:「霜儿是我义妹自会好生照顾,但她自有主张,我等只是辅翼。」 这时,帐帘一掀。 沈如霜走出帐外,披着一袭狐白大氅,神sE如常,步伐不急。她走至李谦面前,轻声道:「殿下走後,我会接替例巡,并汇整军中调度回报京中。」 李谦低笑一声:「你竟说得这样公事。」 沈如霜顿了顿,才低声补了一句:「你路上当心。」 那一声「你」,不是「殿下」,却轻得像落雪,敲在他心上。 李谦看着她,目光凝住片刻,似是要将这一幕牢牢刻进心底。他不言情,不谈别离,只低声道: 「我走这趟,是为太子,也为我自己。但你留在这里,也不是替我守边。我知道你有自己的路要走。」 沈如霜没说话,只是静静望着他,眼神平静如昔,却少了往日的防备。 李谦微笑:「我本来不信命。但若北风知情,或许也会替我捎个消息,让我快些回来。」 他翻身上马,扇骨敲了敲马鞍,低声补道:「等我。」 沈如霜抬眼,声音轻轻:「我会。」 马蹄踏雪而去,玄影渐远。 她立於营门前,未言一语,只静静看着那骑队渐行渐远,直至再也望不见那道身影。 风从北面来,吹动她的披风与发丝,呼啸不止—— 她却未动分毫。 顾行舟走近她身旁,低声问道:「你不问他几时回?」 沈如霜垂眼,语气沉稳而静定:「他若要回,自会快马加鞭;若不能回——我也不会怪他。」 顾行舟一时无言。 这句话,既不是信任,也不是怀疑,而是一种沈如霜独有的克制与坚定,像她一向的风格,Ai得不轻易说出口,却深得无声胜有声。 雪渐大,风更寒。 李谦早已不见踪影,唯余远方骑痕一道,直入风雪深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