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大雨将至 (第1/1页)
正堂外,十几步处,守着两个紫霜观的道士。 他们皆在二十岁左右,白衣黑袍,胸前缠着一条牛皮长带,牛皮有些发黄,但干净。带上缝着几个口子,口子里装着朱砂、符箓。 其中一个弟子,腰间还有用红线挂着几枚破旧的铜钱。 一到驿站,他们就守在此。 屋里嗯嗯唧唧一下午,修行之人,耳聪目明,自然听了个全。 又是一阵高潮迭起,两人滚着脸,面面相觑,咽着口水。 紫霜观道规严明,他们这些新弟子又大都出身贫寒,那见过这些声色戎马。 两个小道想收心敛神,不去听这些尴尬,又怕王爷有了危险,不能急时出手。 进退为难间,开始埋怨起了这百日喧yin还好龙阳的边陲小王。 紫霜观驱鬼杀妖,扬名天下。陛下亲封国观,镇守京城。现任观主又与丞相相交乃是挚友,紫霜观在京城中的地位一直超然与外。 不想国师驱鬼与鬼同死的消息传回了京,在紫霜观中掀起轩然大波。观主早已闭关,丞相西进赈灾,观中唯一主事人温鸿请旨陛下,带人亲自接国师遗体返京。他们这才不远千里,来给人做了看门护院的。 先帝风流,子嗣众多,像淮安王这样光有名无实权的边陲藩王,在他们眼里还不如京中那些求上门来,多如牛毛的达官显贵,原不配他们紫霞观亲自护送。 两小道青涩的脸上,刚显出几分鄙夷,一个人出现在院门外…… “温监院!”两人恭恭敬敬对着入院的人道。 温鸿点头,晚饭后他习惯巡查一圈,先去了后院,再到前院,“王爷安危,是紫霞观之责,你们要时刻注意。” “是!”两道士挺胸抬头,脑子一清,什么轻视、瞧不上都不敢有了。 温鸿双庭开阔,目光如炬。看着就让人感觉沉稳、可靠。他也着一身白衣黑袍,白衣整理得一丝不苟,黑袍上用白线秀太极仙鹤,玉带挂腰,腰间坠着一枚太极盘。 他年近三十五,入紫霜观二十五年,四年前,由皇帝亲封监院,总管紫霜观外事和观中刑法。赏善罚恶,众生平等,绝不留私,深得紫霜观上下敬畏。特别是身世不佳的新弟子,大多都以温鸿做为修行路上的榜样。 狂风呼啸,天自山边开始黑尽。温鸿压住腰间被风吹起的太极盘。 这场雨比他预想的要大。漠河暴雨还没结束,这里也要开始下了。 算脚程,明日就能入京。按礼,他要向淮安王请安,商议入城后之事。 “啊……”穿堂风里带着人声,凄厉刺耳。温鸿停在石阶中间,正堂左屋,一窗半开,架着一扇屏风,屏风由娟纱蒙成。 温鸿目力惊人,屏风上诡异妖娆的红梅花蕊清晰可见。花蕊鲜红,像人血,丝丝缕缕。红梅枝细长,印着黄淡淡的烛火,像人剥了皮的四肢,一个人隐隐约约出现在屏风后。 突然,那人猛地将脸贴在纱娟上。空洞洞的眼窝,高高凸起,熟悉的面孔,温鸿一怔,退了半步。 狂风骤起,灌入他的黑袍,温鸿整个人肿胀成团。风吹一路,刮得房下雨挡,刺啦啦大响。 “砰!”温鸿回神,窗柩被风吹闭。刚刚的一眼,仿佛只是他错看。 温鸿低头整理好吹乱的衣角,打算退回石阶下,不叨扰明显在忙的淮安王。 紧闭的大门‘卡兹’一声打开。 钟祺身披中衣,立在风里。 他衣口胡乱拉着,露出紧实的胸膛和红乌的吻痕,长发半披。脚一挪,懒散靠在门上。 “温监院!”钟祺声音清冷但莫名带着一丝玩味。 “温鸿见过王爷!”温鸿躬身作揖,袖口露出一节。 钟祺见他强而有力的手腕上,缠着一条手线,一香宽,金银两色,线上挂着各种珠子和叠成三角、四方的符纸。 大礼毕。温鸿神色如常,仿佛眼前衣衫不整的钟祺,依然是那个端坐上位的王爷。 “见过王爷!”远处两道士也微微躬身道。 “今夜恐有大雨,此地人烟稀少,若有不干净的东西借机做祟,王爷要留心。”温鸿当职提醒。 钟祺似乎不以为然,“我听说,温监院道法高强,只在观主长山真人之下。” “世人缪赞。紫霜观能人众多,温鸿愧不敢当。” “温监院谦虚了,有温监院一路护送,本王还有什么可惧。” “妖邪鬼魅最善蛊惑人心,王爷还是要当心。”温鸿恭敬仰了一眼钟祺,又低下。 钟祺扯好衣服,长身遥望京城方向,“这里虽荒凉,也算皇城脚下。有天子之威,紫霜观之能,有何鬼魅敢做乱……” “说起来,我幼时离京,算起来也有十数年。”钟祺说到此处有些自嘲,“‘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本王倒有些羡慕温监院,可以久居京城。” “天子守国家,王爷护边疆,紫霜观杀尽天下诸邪……”温鸿再度仰视钟祺,眼神里透露着警告,“各司其职,本该如此。” 钟祺收起笑意,这个人会是他成帝路上第一个阻碍。 “既然大雨将至,温监院就好生安排吧。” 朱门再度紧闭。 “今夜暴雨,吩咐下去,让他们四下留意,这间驿站不算坚固,若有什么问题,及时来报。”温鸿站在廊下吩咐。 道士的令,下去传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